濟南市萊蕪區:垃圾分類入人心 繪就鄉村文明新底色
“竹板這么一打,大家聽俺說,說一說垃圾分類,好處有多大。生活大提高,垃圾增多了,保護環境利國利民,治理臟亂差……”在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城管局與大王莊鎮聯合舉辦的垃圾分類主題活動上,大下河村村民朱振練上臺表演了自己編寫的快板。同樣以垃圾分類為主題,創作節目并搬上舞臺的還有大王莊鎮復寧街村自編自演的《垃圾分類三句半》、方下街道幼兒園的垃圾分類情景劇。這些朗朗上口、人人都能聽得懂并充滿樂趣的節目,讓垃圾分類正逐步深入人心。
美麗鄉村建設不僅需要外部基礎設施的改善,更需要鄉風民約的引導。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改變的是鄉村環境衛生狀況,倡導的是文明新時尚的行為,必將提高鄉村治理水平,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私搭亂建,要杜絕。垃圾袋裝,要分類。”這是張家洼街道徐家河社區居民公約的一部分。居民公約在顯著位置懸掛,并分發和通過各種方式讓居民知曉并踐行。自實行生活垃圾分類以來,萊蕪區各社區、村莊將垃圾分類作為改善環境、提高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注重從村規民約上約束,引導居民的生活習慣。
“現在垃圾分類已經成為村民生活的話題,大家茶余飯后會聊一聊家里垃圾分類了嗎?白菜蘿卜葉子扔了怎么辦?”方下街道分管垃圾分類的工作人員說。在村頭的垃圾分類亭旁不時也會有村民看看這些四色垃圾桶,都是裝的什么垃圾,有清運車來了他們也會聚在一起聊聊關于垃圾分類的話題。這些變化得益于萊蕪區對垃圾分類的大力宣傳和引導,今年,萊蕪區城管局與各街道(鎮)組織開展一月一主題垃圾分類活動,動員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節目。在參與過程中,群眾加深了對分類的理解,能熟記于心內化于行。
和莊鎮上佛羊村在全鎮率先購置新能源垃圾清運車,實施村居垃圾“無桶化”,集中時間投放、集中收集清運,基本上做到垃圾日產日清不落地。撤桶并點的實行減少了村居內垃圾桶的數量,實現了垃圾分類的精準投放和集中管理,讓垃圾分類工作更高效。村民們紛紛表示,實行撤桶并點、集中投放后,空氣清新了、環境美麗了、心情也好了,所以村民們逐漸養成了定時定點投放的習慣。
生活垃圾分類雖是“關鍵小事”,更是民生大事。隨著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引導、設施完善,垃圾分類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垃圾分類帶來的不僅是環境衛生的改觀,更重要的是改變著人們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繪出鄉村文明新底色。現在,萊蕪區正逐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執法檢查,對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環節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行政處罰,達到教育和提升目的,助推全區生活垃圾分類取得更大成效。(秦來玲)
最新信息
- 1青島萊西市水集街道:垃圾分類
......
- 2濱州市在山東省城市生活垃圾
......
- 3濱州53項冠軍產品宣傳欄亮相
......
- 4濟寧市金鄉縣胡集鎮戶外宣傳
......
- 5淄博垃圾分類工作實現提檔升
......
- 6魯西新區:垃圾分類小驛站 “
......
- 7青島萊西市水集街道加速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