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昌邑市:垃圾分類“微積分”解決小區治理難題
大眾網記者 高森貴 濰坊報道
“大姨,紙殼、舊棉衣給您收下了,您看一下想兌換什么物品,這些廢燈泡、廢電池是有害垃圾,要集中處理……”昌邑市逸嘉苑小區人頭攢動,居民圍在一個新建成的垃圾分類督導房前,聽“紅管家”介紹垃圾分類知識,講解垃圾分類督導房的功能,現場還有工作人員發放《垃圾分類投放指南》、生活垃圾回收宣傳資料。
逸嘉苑小區是昌邑市新村社區領辦的物業公司接管的第一個老舊小區,小區居民生活垃圾不舍得扔,長期堆放在樓道和單元門門口,物業勸一勸,居民搬一搬,沒過幾天又回來了,既不美觀,又給消防安全帶來很大隱患,讓物業感到很“頭疼”。在“紅色物業”工作專班的協調下,社區黨委與環衛部門對接,先后在小區內設置兩臺生活垃圾智能回收箱,由企業免費給小區捐建一處垃圾分類督導房,以高于市場價格收取居民的廢舊物品并指導居民開展垃圾分類。
“我們每次來送,物業都給積上分,能換東西,還提供免費的維修工具,這些舊東西誰還愿意往樓道里堆?”居民王大姐對這個小區里的“新事物”表現出滿臉的贊同。“居民隨時可以將可回收的物品變現,解決了樓道堆雜的問題,更讓我們高興的是,回收企業給我們預留了一定的工作經費,用于小區建設。從這幾天的收益來看,未來應該能幫我們解決不小的資金問題。”社區負責人兼物業經理劉豐澤對這個自己一手創建的公益性“社區微業”充滿自信。昌邑市新村社區以一個垃圾分類督導房為“綠色杠桿”,不僅解決了困擾老舊小區的環境治理難題,還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老舊小區管理服務中存在的資金難題。
一道圍繞老舊小區管理服務的“微積分”難題,被一個小小的垃圾分類督導房輕輕撬起。昌邑市“紅色物業”提升行動開展以來,充分了解小區居民需求,創新工作思路,積極對接社會資源,采取“紅色物業+黨群網格驛站+社區微業”的推進模式,蹚出了一條老舊小區管理服務的新路子,為紅色物業提升行動注入了新動能。
最新信息
- 1青島萊西市水集街道:垃圾分類
......
- 2濱州市在山東省城市生活垃圾
......
- 3濱州53項冠軍產品宣傳欄亮相
......
- 4濟寧市金鄉縣胡集鎮戶外宣傳
......
- 5淄博垃圾分類工作實現提檔升
......
- 6魯西新區:垃圾分類小驛站 “
......
- 7青島萊西市水集街道加速推進
......